您好,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郴州分市场欢迎您!
 您当前位置:创新资讯

郴州市科技系统党员干部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二)

发布时间: 2025年11月25日

 编者按

科技创新是世界百年变局的关键变量,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未来五年锚定了新坐标、擘画了新蓝图、开启新征程引导全市科技工作全面领会全会关于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与实践要求,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争当全会精神的坚定践行者、科技创新的先行排头兵即日起,科技郴州推出学全会精神·担创新使命专栏以推动全会精神在郴州科技一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刘  贵
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 谱写郴州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新征程上依靠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指明了方向。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抓好郴州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必须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将其作为破解可持续发展瓶颈、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精准破解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全会要求“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针对示范区建设“水生态保护压力大、水污染防治任务重、水资源高效利用不足”等问题坚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着眼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以技术创新加快探索形成解决“水”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围绕重金属污染治理与安全利用、矿业转型升级、节水技术与装备研发、稀贵金属综合回收等关键瓶颈,通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组织定向攻关,力争在特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形成一批国内领先的技术方案和产品。

二、积极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全会对“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出要求。示范区建设需打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构建高效的产学研用协同体系。要积极引导本地骨干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创新联合体和中试基地。特别是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鼓励企业提出需求、牵头立项,科研机构专注攻关、提供支撑,形成“需求牵引、技术驱动、市场反馈”的良性循环,加速科技成果在郴州本土转化和产业化。

三、全面构建科技创新良好生态。全会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科技创新的土壤。要着力完善支持绿色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在人才引进、成果评价、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打出“组合拳”。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全面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通过体系化的制度建设和环境营造,让各类创新要素在郴州充分涌流、活力迸发。

勇当改革先锋,打造郴州样板。我们将聚焦示范区建设“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主题,坚持攻坚水文章,筑强绿引擎的工作路径,以科技创新破解发展难题,以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奋力走在可持续发展前列,贡献郴州智慧与担当。

李雄辉
苏仙区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


学习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基层科技管理部门深刻认识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在基层,活力在企业。基层作为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和成果转化“最初一公里”的连接点,必须聚焦“科技—产业—人才”融合发力,破解资源分散、转化不畅等痛点。  
结合工作实际,提三点建议:一是建强“家门口”创新平台,整合辖区高校、企业设备资源,打造共享实验室和中试基地,降低中小企业创新成本;重点支持其围绕产业需求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支持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 
二是深化“需求端”精准对接,实施“企业出题、协同解题”工程,针对基层技术需求与科研资源对接不畅问题,搭建技术供需对接平台,组织科研院所与基层企业结对,申报省级科技项目,推动科研成果向基层产业转化,打通 “科技—产业” 融合堵点。 
三是做实“全链条”人才服务,用好落地“人才新政52条”等涉及科技人才的政策措施,通过揭榜挂帅、项目合作、平台共建、产学研协同等多元方式,吸引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携带核心技术成果来郴创新创业。探索建立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同时出台基层科技人才评价指导意见,优化科技评价激励,让基层科研人员敢创新、有回报。 基层科技管理部门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把服务做到创新一线,让新质生产力在基层扎根生长。 


刘家兴
市可持续发展促进中心综合科科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为我们推进可持续发展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坚定了必胜信念。我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成效。
一是聚力深化“两山”理论实践在工作中积极推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等行动实施,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构建“产业反哺生态、生态催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闭环,助力拓宽“两山”转化路径
二是着力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围绕示范区建设主题,积极推动科技型企业合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等平台、与涉水大校大院大所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助力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
三是加力实化经验模式总结主动参与示范区建设成效、典型案例与成功经验的梳理提炼工作,助力郴州擦亮“郴州好水、生活更美”品牌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郴州经验”贡献力量。


来源:郴州市科技局


主办单位: 郴州市科学技术局  

技术支持: 长沙诺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郴州市科学技术局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湘ICP备10209074号-33

公安备案号 :  431103020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