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年01月16日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朱皖
1月14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举行首场“厅长通道”集体采访活动,省科学技术厅厅长朱皖走上通道,围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等话题回答记者提问,晒工作成效、话落实举措,传递决心、提振信心。以下为现场实录: 朱皖: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去年3月,全国两会后,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要求湖南着力做好科技创新这篇大文章,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持续用力。请问,过去一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有什么新进展?下一步有什么重要举措?谢谢。 朱皖:谢谢您的提问。2024年,是我省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湖南考察,对湖南科技创新寄予厚望。省委科技委组建运行,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技大会,出台科技强省《意见》,对持续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作出了系统部署。我们以“五大标志性工程”为总揽,大力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全省科技创新呈现新气象。 投入产出再上台阶。研发经费投入总量达到1280亿元,基础研究投入占比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规模突破210个亿,带动发放各类科技贷款超6000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4800亿,增长超过20%;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75万家;12个主持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新增国家级人才160人。 创新平台增量提质。“1+2”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入列35家,总数和在全国占比实现了“双提升”。新获批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总数居全国第2。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新增研发机构1178家。 科研攻关成果丰硕。全省“十大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突破关键核心技术130余项。“江海号”最大直径盾构机打通长江最长公路隧道;耐盐碱水稻新品种亩产突破500公斤。还有,我省率先推出的视频超算、音视频多媒体大模型、文物高精度高速采集技术等成果,有效赋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刚刚,伟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力推进“五大标志性工程”,全力实施科技创新赋能攻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在全国创新版图中争取更高地位。加快“1+2”国家实验室体系建设,争创种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国家实验室基地;推动“4+4”科创工程多出高质量成果、多出高层次人才,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引育、用好各类研发中心;力争文化科技融合、大科学装置、湘江科学城建设纳入国家布局。 二是强化高水平科研攻关,在赋能产业发展上作出更大贡献。接续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体系化布局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以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实施科技赋能文化产业创新工程,推动音视频、数字文博等产业发展;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在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计算、航空航天、合成生物等领域,培育一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三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在激发创新活力上打造更优生态。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改进科技计划管理,让成果产出更加高质高效;优化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让科研环境更加宽松包容;完善人才评价、科技奖励、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让人才创新更加安心、更加顺心。 谢谢!
来源:科技湖南